•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福建自考網為考生提供福建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eeafj.cn為準。

聯系我們:  0591-87666380

距4月自考成績查詢預計還有18

距10月自考考試時間還有176

考生服務:

  • 常見問題|
  • 考試安排|
  • 所在位置:福建自考網 > 福建自考復習備考 >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6)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6)

    2022-02-16 11:49:25   來源:其它    點擊:   
    自考在線學習 +問答
       

      【導讀】2022年4月的福建自學考試時間為:2022年4月16-17日。還沒有復習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啦!下面,福建自考網小編將為大家帶來: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6)。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6)

     

      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6)

      第十六章 真理和價值

      本章要求學生理解認識向實踐轉化的過程既是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的過程,又是通過實踐而實現價值的過程,認識的任務和目的,就在于不斷排除謬誤,獲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導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滿足人的需要,實現客觀事物對人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在實踐基礎上真理和價值的統一,真、善、美的統一,是人類所追求的目標,是人生和實踐活動的根本要求。

      一、客觀真理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真理的特性在于其客觀性、絕對性、相對性和具體性。

      真理的客觀性——真理觀的唯物主義:真理觀的首要問題。

      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內容和檢驗標準都是客觀的。(“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什么是真理(1)

      “真理就是由現象、現實的一切方面的總和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構成的。”(列寧《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1914年9-12月)

      應該正確地把人們常說的真理區別為客觀真理和概念真理。所謂客觀真理即客觀存在著的,不論人們是否認識而其自在的真理;概念真理即人們通過一定的認識過程,為客觀真理賦予相應定義的概念化了的真理。一般說來,后者已經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人們對于真理的認識是以無限對無限。一方面,作為認識主體的人有無限種客觀需要,有無限的認識能力,可以變換無限的認識角度,在無限不定的層次上和時間里,用無限變換的概念,去認識和闡述真理。另一方面,認識的客觀對象是無限繁多的,認識領域是無限是廣泛的。

      任何哲學家都不該懷疑真理的存在。如果有人否認真理的存在,那就意味著他自己所說的一切都是毫無價值的廢話。

      第一節 真理

      二、實踐是鑒別真理和謬誤的根本標準

      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其間也不排斥邏輯證明在檢驗真理過程中的作用。

      真理和謬誤

      • 1、真理和謬誤的對立

      • 2、真理和謬誤的統一

      • (1)、兩者相比較二存在,相互貫通

      (2)、兩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三、絕對真理(absolute truth)和相對真理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

      觀的辯證法

      1、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含義

      (1)真理的絕對性

      • A、任何真理都是包含在認識中的客觀內容,不能被推翻,這一點是無條件的,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必須承認真理的絕對性。

      • B、人類按認識的本性是可認識無限發展的世界的,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世界的接近,這一點也是無條件的,承認世界的可知性就必須承認真理的絕對性。

      • (2)真理的相對性:人們在一定條件下對具體客觀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限度的。

      • A、承認世界上尚有未被認識的事物, 就必須承認真理的相對性

      • B、承認我們的認識尚有待于深化,就必須承認真理的相對性

      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關系

      (1)相互滲透、相互包含

      A、相對包含絕對,絕對寓于相對之中,任何相對真理之中都包含絕對真理的顆粒。

      B、相對是絕對的一個成分,絕對真 理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

      • (2)、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辯證轉化

      • *思維的至上性與非至上性

      • 3、對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批判

      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是人類思維的至上性與非至上性的矛盾的表現。

      人類思維,按其本性和可能來說,是能夠認識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這是思維的至上性,亦即思維的無限性和絕對性。但是,每一個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具體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的思維又是有限的和相對的,這是思維的非至上性。思維的至上性與非至上性,“這個矛盾只有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在至少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人類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決”。正是由于這一矛盾的運動,才推動了真理的發展。

      第二節 價值

      • 一、什么是價值

      價值是事物(物質的和精神的現象)對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種有用性,對個人、群體及至整個社會的生活和活動所具有的積極意義,一種對于主體有用即有價值的東西,有用的程度越高,滿足主體需要的范圍越大,其價值也就越大,反之價值就越小。

      • 二、價值的特征

      • 價值具有客觀性和主體性的特點

      • 三、價值與評價

      所謂評價,就是主體在對客體屬性,本質和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把自身需要的內在尺度運用于客體,對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進行評判。價值評價作為主體觀念活動的結果,表現為人們對一定客體是否具有滿足需要的屬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斷。一個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價值認識必須符合兩項基本要求:一是對客體狀況的正確認識,二是對主體需要的正確認識。

      第三節 真理和價值統一

      一、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

      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所謂真理原則,就是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從真理。所謂價值原則就是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適合人的生存和發展,這兩大原則的根基,在于馬克思所說的客觀尺度和主體尺度的存在和作用。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有區別。

      【結尾】以上就是“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6)”的全部內容,考生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如福建自考歷年真題,福建自考解答,福建自考復習備考,可以關注福建自考網,也可加入福建自考交流群。

    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

    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隱私條款》

    上一篇: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5)
    下一篇:2022年福建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筆記(17)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學習探討,提升自己。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教程。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