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福建自考網為考生提供福建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eeafj.cn為準。

聯系我們:  0591-87666380

距4月自考成績查詢預計還有19

距10月自考考試時間還有177

考生服務:

  • 常見問題|
  • 考試安排|
  • 所在位置:福建自考網 > 串講試題 > 2019年10月福建自考《外國文學史》本科模擬題及答案(7)

    2019年10月福建自考《外國文學史》本科模擬題及答案(7)

    2019-09-12 08:46:20   來源:其它    點擊:   
    自考在線學習 +問答
       

      福建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已經開始,與更多考生一同交流學習,考生可進入微信交流群一起學習復習【點擊掃碼加群】。

      以下就是福建自考網為廣大考生整理的:2019年10月福建自考《外國文學史》本科模擬題及答案(7)

      一、苔絲的人物形象,藝術特色。論述P472

      1、苔絲是一個美麗、善良和勤勞的農家姑娘。

      2、她純樸,感情真摯,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她熱愛勞動,從未感到自己的貧苦農民出身是什么恥辱。她對克萊的愛是真誠的,純潔的。她對克萊坦白,誠實,她不僅勤勞、善良、心地純潔,而且性格剛強,富于反抗精神。

      3、她的斗爭性和反抗性是不徹底的,她認為自己的不幸是命運是安排,因而總是用寬容和自我犧牲來對待種種不幸,也有一種逆來順受的特點。

      4、她的悲劇命運有著明顯的社會性質。這種社會壓迫來自資產階級惡勢力和剝削者,也來自資產階級的社會道德和宗教,苔絲的毀滅不僅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環境所產生的悲劇……

      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通過苔絲―一個美麗、純潔、勤勞善良的農村姑娘的悲慘遭遇揭露批判了資產階級倫理道德的虛偽性和頑固性,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殘酷。苔絲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專制和暴力的犧牲品,是一個“純潔的女人”。

      簡析哈代作品中的悲觀主義和宿命色彩。

      1、悲劇性的結局。

      2、把個人提升為全人類的代表予以光照,。他認為一個人的命運是“諸神的戲弄”,人沒有能力支配自然,沒有能力與之抗爭,人的命運終究是悲觀的。

      3、作者認為人們在冷酷的現實面前無力擺脫命運的惡意作弄。苔絲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愛情而不斷掙扎,始終不能逃脫生活所帶來的不幸。(宿命論)

      藝術特色:1情節集中、條理清楚、布局清晰。

      小說中自然景物的描寫往往和人物的命運描寫密切配合。(苔絲被亞雷騙奸的那個晚上,森林中昏暗多露,四面不見人。)

      2出色的對比手法。兩家德伯的對比:一貧;一富??巳R和亞雷的對比:一個比較純潔;一個淫邪不正。

      哈代的創作標志著傳統意義上的批判現實主義向現代文學的過渡

      二、“多余人”形象分析簡答P556多余人(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貴族知識青年的典型)

      1、俄國貴族革命時期的產物,封建農奴制社會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

      2、他們開始覺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慣貴族庸俗的生活,又擺脫不了自身的資產階級利己思想。即不愿與貴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農民一邊,成了一事無成的“多余人”。“多余人”的弱點是脫離人民群眾。)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奧涅金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俄國進步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余人”的形象。

      普希金以奧涅金的形象,概括了當代貴族進步青年性格的基本特征。貴族青年中覺醒了的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走上了十二月黨人的道路,決心用暴力改變俄國現狀,而大多數庸俗的貴族青年卻仍然在上流社會里鬼混。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既不能像十二月黨人那樣立志改革,奮起戰斗,也不能像一般貴族青年那樣自甘墮落。

      他們有良好的教養,聰明的頭腦。想有所作為,卻有脫離人民,找不到出路,結果一事無成。奧涅金就是這類貴族青年的一個典型。

      蒙托夫在《當代英雄》里塑造了俄國文學史上第二個“多余人”形象,即彼巧林的形象。他是俄國三十年代“多余人”的形象。

      他比二十年代的奧涅金要痛苦,煩悶得多。這時候,貴族革命正成為過去,進步的人民所受的壓制比二十難道更加沉重。彼巧林聰明過人、精力充沛,卻又十分孤獨。內心的矛盾折磨著他。他不斷的制造惡作劇,卻又不完全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卑鄙無恥的。體現在他性格中的反農奴制的傾向,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作者對他的形象抱著批判的態度,他認為彼巧林是俄國社會的產物。

      屠格涅夫在《羅亭》中塑造了第三個“多余人”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四十年代“多余人”性格的特征,反映了這一時期的過渡性質。

      羅亭的世界觀是四十年代形成的。他是一個進步的貴族知識分子,才華橫溢,能言善辯,我祖國進步不惜犧牲了一切,具有崇高的人生態度。然而,他不了解俄國,不了解俄國人民,也不了解自己。因此,他的改革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個人生活也很不幸。最后,于1848年犧牲在巴黎街頭的街壘之上。

      岡察洛夫在1859年發表了著名長篇小說《奧勃洛摩夫》,塑造了第五個“多余人”形象,即奧勃洛摩夫,他是五十年代的“多余人”的形象。

      奧勃洛摩夫是個地主,他有良好的文化教養,聰明的頭腦??墒?,他懶散,脆弱,好空想,精神麻木,害怕生活發生變動,沒有出事實際活動的能力。

      三、卡夫卡 生平 對現實有哪些批判 論述卡夫卡是奧地利著名作家,是對20世紀世界文學影響最大的德語作家。

      這位世界文壇罕有的巨匠與怪才,生前文名寂寞,死后卻備受推崇。其作品被譽為“對當今社會的預言”,他本人被視為本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與我們時代的關系,猶如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各自時代的關系一樣。”

      其作品對西方現代文學尤其是現代派文學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刻影響,因而被尊奉為西方現代派小說的鼻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競相從各個角度探討其作品的奧秘,掀起強勁的“卡夫卡熱”,并由此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卡夫卡學”。

      【結尾】以上是關于2019年10月福建自考《外國文學史》本科模擬題及答案的相關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取更多關于福建自考的相關資訊,如成人自考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名流程、報考條件、備考知識、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福建自考網。 掃一掃下方二維關注福建傳愛自考網微信公眾號,將提供福建自考政策、解讀、試題、相關新聞等。

    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

    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隱私條款》

    上一篇:2019年10月福建自考《外國文學史》本科模擬題及答案(6)
    下一篇:2019年10月福建自考《外國文學史》本科模擬題及答案(8)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學習探討,提升自己。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教程。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