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福建自考網為考生提供福建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eeafj.cn為準。

聯系我們:  0591-87666380

距4月自考成績查詢預計還有19

距10月自考考試時間還有177

考生服務:

  • 常見問題|
  • 考試安排|
  • 所在位置:福建自考網 > 串講試題 > 2019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與計算機應用高頻考點三

    2019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與計算機應用高頻考點三

    2019-04-04 14:50:31   來源:福建自考網    點擊:   
    自考在線學習 +問答
       


    福建自考網整理2019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與計算機應用高頻考點三,自考路上不孤單,福建自考網老師陪你一起過,考生可查看全文了解試卷詳情。

    第二章  勞動統計(一)
     
    1 勞動力 = 具有勞動能力的人
     
    2 勞動是人的生產性、經濟性的活動,勞動力則是指人從事勞動的能力。
     
    3 勞動力的測量就簡化為勞動者數量的測量。
     
    4 國家經濟運行狀況如何主要有四個判斷指標,即GDP的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和國際收支。
     
    5 勞動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
     
    6 勞動力資源具有開發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7 我國勞動力資源總量指標定義為:16歲及以上勞動年齡人口總和
     
    8 勞動力資源總量是個時點數據,包括經濟活動人口數和非經濟活動人口數。
     
    9 經濟活動人口是指所有年齡在16歲及以上,在一定時期內為各種經濟生產和服務活動提供勞動力供給的人。他們或者正在從事,或者正在積極尋找某種工作。
     
    10 經濟活動,是指國民經濟核算范圍內的經濟活動。
     
    11 處于就業和失業狀態的人口,就是經濟活動人口,即勞動力。
     
    12 經濟活動人口數是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數之和。
     
    13 軍人是一個特殊就業群體。
     
    14 非經濟活動人口,是指沒有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人口。
     
    15 16歲及以上非經濟活動人口主要有:在校學生、待學人員、家務勞動者、離退休人員、喪失勞動能力者、其他無就業愿望的人員。
     
    16 非經濟活動人口的各項指標數據,是從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或勞動力抽樣調查的資料中取得。
     
    17 失業人員數、經濟活動人口和非經濟活動人口等指標也都屬于此類特殊時點指標。
     
    18 什么是社會勞動?指在國民經濟核算范圍內的所有經濟性的,即以取得收入、獲得報酬為目的的生產和服務勞動,而不包括那些非經濟性的,諸如義務和公益性質的無酬勞動。
     
    19 就業優先原則,又稱一小時原則,即在規定的參照期(調查周)內被調查者從事了有收入的勞動在一小時以上即為就業。
     
    20 進行勞動力統計計算時,不算鄉村就業人員,因為流動性太大。
     
    21 我國傳統勞動力指標體系資料的來源主要依靠全面的勞動統計報表制度,是由職工人數、城鎮個體勞動者人數和鄉村勞動者人數三部分加總而來的。
     
    22 就業人員指標的資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口普查(十年一次)、人口變動抽樣調查(一年一次)和城鎮勞動力抽樣調查(一季度一次)等直接調查;另一方面是傳統的統計報表制度。
     
    23 就業人員中包括職工和其他就業人員兩部分。其他就業人員一般是指按現行規定不作為職工統計的企業聘用的離退休人員和雇傭的港、澳、臺人員及外籍人員等。
     
    24 對失業人員規定有年齡的下限(16歲),但沒規定年齡上限。
     
    25 具有勞動能力,是指在體力上和智力上可以從事社會勞動的人。
     
    26 “一定時期”與就業人員指標的參照期相同(在勞動力調查中為一周)。
     
    27 我國的城鎮勞動力調查中規定的此參照期為3個月。
     
    28 事實上我國的失業統計僅僅是城鎮失業統計。
     
    29 目前我國城鎮失業統計有兩個數據來源:城鎮登記失業和城鎮調查失業。
     
    30 城鎮登記失業是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系統統計。城鎮調查失業是由國家統計局。
     
    31 城鎮失業登記工作開展始于1978年。
     
    32 城鎮勞動力抽樣調查,是由國家統計局自1995年開始試點,2004年9月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文通知。
     
    33 目前我國失業人員統計主要從兩個渠道進行:一個是政府勞動部門的失業登記;另一個是國家統計部門的直接調查,包括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和城鎮勞動力抽樣調查。
     
    34 就業不足人員,又稱不充分就業,指在就業人員中,因非個人意愿在調查周內累計工作不足20小時,并且正在尋找或者愿意應聘更多工作的人員。
     
    35 判斷就業不足人員的標準主要有三點:一是在調查周內累計工作時間不到20小時,也就是法定勞動時間的一半;二是工作時間短并非個人意愿;三是本人正在尋找或者希望應聘更多的工作。


    查看更多真題試卷請關注福建自考網自考試題專欄

     

    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

    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隱私條款》

    上一篇:2019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與計算機應用高頻考點二
    下一篇:2019年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險統計與計算機應用高頻考點四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學習探討,提升自己。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教程。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